浏览次数:次
纳米银线具有高导电性、低成本、可涂布,优异的透光性等优点。它具有较小的弯曲半径,且在弯曲时电阻变化率较小,应用在具有曲面显示的设备上,更具优势。纳米银线是一种导电材料, 将纳米银线墨水材料涂布在塑胶或者玻璃基板上,然后利用镭射光刻技术,就能刻画制成具有纳米级别银线导电网络图案的透明的导电薄膜。
随着可折叠产品的发展,首先使传统的ITO导电膜暴露了自身的缺点,ITO层较为脆弱、缺乏柔韧性,无法制作出可折叠面板,且材料价格昂贵。而在可代替ITO的新型导电膜中,纳米银线具有高导电性、低成本、可涂布等优点。它相比于金属网格薄膜具有较小的弯曲半径,且在弯曲时电阻变化率较小,应用在具有曲面显示的设备上,更具有优势。
柔性折叠触控显示屏也是纳米银战略布局的一个方面,今年我们将力推纳米银技术,初期锁定大尺寸产品及便携式装置。接下来结合可折叠式智慧手机的趋势,让最适合弯曲的纳米银技术充分发挥,未来甚至可望全面取代现有的氧化铟锡(ITO)触控感应薄膜技术,成为触控面板应用的主流。
相较其他替代品种,纳米银线在工艺制程上就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生产工艺简单、良率高。由于线宽较小,银线技术制成的导电薄膜可以达到更高的透光率。4、由于银纳米线的大长径比效应,使其在导电胶、导热胶等方面的应用中也具有突出的优势。
5、可以量产。
现如今,纳米银线已被视为是未来柔性OLED的主要材料。或许有人会问,柔性OLED炒作至今,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诸如基板、模组、屏膜等都已被挖了个底朝天,为何却唯独忽略纳米银线?
这样的提问不无道理。就目前来看,三星、华为等已经公布将发布可折叠屏手机的厂商都未曾曝出采用的是纳米银线材料;那么,是不是纳米银线不受待见?
来看一则5年前的新闻。2014年,有外媒报道,苹果的Iwatch正式采用的TPK宸鸿的纳米银线薄膜技术,而苹果的这一举动完全可以视作是为纳米银线的背书。
2020年将是下一个爆发点?!
全球智能手机增速放缓,恰恰是纳米银线技术替代ITO导电薄膜的一个机遇。不管是面部识别、全面屏,还是当下火热的AI功能,智能手机产业需要革命性的创新。从现在来看,可折叠手机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随着屏幕大小需求越来越大,如需随身携带的话,就必须得要做到弯折。另一方面,如果实现屏幕可折叠也将由此带来全新的产品体验和商业模式,具有巨大的市场机遇。纳米银线能够更好地满足快速变化及创新性的产品需求,替代传统导电材料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